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 乌海市人民政府

首页> 政务公开 > 政府公报

乌达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乌达区城市更新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2—2024年)》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1-11-29 10:30:25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乌区政办发〔202159

 

乌达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乌达区城市更新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22024的通知

 

乌兰淖尔镇、各街道办事处,政府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驻区各单位:

《乌达区城市更新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2—2024年)》已经区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20211129

乌达区城市更新三年行动实施方案

2022—2024

 

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当前形势下,不断改善城市人居环境质量,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战略举措。同时,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是提升城市品味,增强群众福祉,治理“城市病”和城市突出问题,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根据《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指导意见》及《乌海市城市更新三年行动方案》,结合乌达区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改善人居环境、补齐城市短板、提升城市品质、治“城市病”为核心,统筹推进城市更新,努力打造乌海湖西岸以滨水宜居、生态园林、多元文化、产城融合为主要元素的特色城区,让人民群众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适、更美好。

二、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改善民生。提升城市基础设施保障水平,完善公共服务配套,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营造干净、宜居、特色、智慧的城市环境,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群众对城市发展的获得感和认同感。

——坚持统筹规划,系统推进。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统筹城市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优化城市功能布局。科学规划、系统制定实施方案,分步推进城市治理、生态修复、功能修补、特色彰显等专项行动。

——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充分发挥政府统筹引导作用,建立区直各部门联动的城市更新行动工作机制,严格落实自治区及乌海市相关政策要求,强化统筹推进力度。充分激发市场活力,探索形成多渠道投资模式,引入社会资本,调动被改造产权人参与改造积极性。

——坚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结合乌达区城市发展战略,科学确定更新目标,合理制定更新方案,依托更新项目资源禀赋和地块周边特色,通过开发重建、整治修缮等多种方式,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

三、工作目标

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以提升城市基础设施保障水平,完善公共服务配套为抓手,以保障和改善民生,打造生态文明宜居城市为目标,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对城市发展的获得感和认知感。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发展,科学统筹、因地制宜,有序推进城市治理、生态修复、功能修补和特色彰显等专项行动确保到2023年底形成更新示范区,并逐步扩大片区范围达到集中连片实施城市更新。到2024年底,城市更新机制体制和政策体系初步形成,城镇体系不断完善,城市结构、功能、布局逐步调整优化,城市开发建设方式加快转变、城市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城市病”和城市突出问题得到有效治理。

四、组织机构

为统筹推进城市更新三年行动,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强化工作落实,区政府决定成立乌达区城市更新三年行动工作领导小组。具体组成人员如下:

      长:刘    区委副书记、政府代区长

    副组长:田永祥  区委常委、政府副区长

            赵海波  区政府副区长

            刘  勐  区政府副区长

乔海存  区政府副区长         

      员:余    区政府办公室主任

夏世洋  乌兰淖尔镇镇长

   巴音赛街道办事处主任

   滨海街道办事处主任

苏媛媛  新达街道办事处主任

安海花  梁家沟街道办事处主任

陈秋霞  五虎山街道办事处主任

史占富  苏海图街道办事处主任

            苏彦萍  三道坎街道办事处主任

   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

            任永昌  区教育局局长

            闫泽浩  区工信和科技局局长

武永胜  区民政局局长

赵文林  区司法局局长

胡天文  区财政局局长

            贾玉芳  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

杨胜利  区农牧水务局局长

   区商务局局长

周兆顺  区文化旅游体育局局长

刘海宽  区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

   区应急管理局局长

张海岩  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

徐奕书  区能源局局长

   区政务服务局局长

李文善  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局长

   乌达工业园管委会主任

王国鉴  区区域社会治理中心副主任

                区机关事务服务中心主任  

仇汉东  区土地收购储备中心主任

张志卫  区公用事业发展中心主任

   公安分局副局长

孟文斌  自然资源分局局长

田云新  生态环境分局局长

姚尚功  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乌达大队队长

于金哲  区消防救援大队副队长

张宏波  乌达供电分局局长

张健华  乌达矿电分局局长

王海明  乌海市乌达区热力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

    乌海市城发投融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乌海市乌达区水务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

王德强  乌海凯洁燃气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胡修恒  中国移动乌海市乌达区分公司总经理

   中国电信乌海市乌达区营业部总经理

   中国联通乌海市乌达区分公司总经理

杨贵君  中国广电内蒙古网络有限公司乌达区分公司总经理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办公室主任由贾玉芳同志兼任办公室负责协调推进城市更新三年行动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六个工作推进组,组长由区级领导担任,副组长由牵头部门负责人担任,成员单位指定专职人员负责具体工作。

(一)项目调度组

 长:田永祥  区委常委、政府副区长

副组长:罗    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

成员单位: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和相关项目建设主体单位。

职能职责:负责研究国家、自治区和乌海市相关政策,结合我区实际情况,审核各项目建设单位申报项目,统筹项目列入、项目包装和上级资金争取工作。

(二)项目规划建设组

 长:赵海波  区政府副区长

副组长:贾玉芳  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

成员单位: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区委政法委、区能源局、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区工信和科技局、自然资源分局、区生态环境分局、区公用事业发展中心、区供电分局、区矿电分局、中国移动乌海市乌达区分公司、中国联通乌海市乌达区分公司中国电信乌海市乌达区营业部、中国广电内蒙古网络有限公司乌达区分公司、乌海凯洁燃气有限责任公司和相关项目建设主体单位。

职能职责:负责统筹协调项目规划、审批、建设、监管和验收工作。负责协调驻区单位实施本行业领域开展城市更新行动。负责组织实施城市体检。

(三)社会资本融入组

 长:田永祥  区委常委、政府副区长

副组长:李  沐  区金融工作服务中心主任

成员单位:乌兰淖尔镇、各街道办事处、金融工作服务中心、区商务局、区文化旅游体育局、区卫健委、区教育局、区工信和科技局、乌达工业园管委会乌海市城发投融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职能职责:负责统筹协调商业、文化旅游体育、医疗、教育、通讯等相关行业社会资源,以商业开发、公共公益资源整合开发、经营为目标,吸引社会资本多渠道、多角度参与城市更新行动,补齐社区功能短板、强化弱项。

(四)组织协调组

 长:乔海存  区政府副区长

副组长:夏世洋  乌兰淖尔镇镇长

   巴音赛街道办事处主任

   滨海街道办事处主任

苏媛媛  新达街道办事处主任

安海花  梁家沟街道办事处主任

陈秋霞  五虎山街道办事处主任

史占富  苏海图街道办事处主任

            苏彦萍  三道坎街道办事处主任

成员单位:乌兰淖尔镇、各街道办事处、区公安分局、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区房产和物业服务中心。

职能职责:负责引导居民参与小区共建。负责组织小区业主成立居民老旧小区改造委员会和居民监督委员会,完善小区楼栋长、业委会等居民自治体系,强化基层物业服务管理。负责统筹协调城市更新行动实施过程中,涉及的违建拆除、私自圈地、私搭乱建、非法阻挠施工等方面的居民协调和处置工作。

(五)城市文化融入组

 长:    区政府副区长

副组长:周兆顺  区文化旅游体育局局长

成员单位:乌兰淖尔镇各街道办事处区文化旅游体育局、自然资源分局、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职能职责:负责统筹城市文化发展融入工作,总结提炼城市文化,对建筑历史文化进行发掘、保护和文化开发。负责在城市更新行动新建、改建项目实施过程中,提出城市文化融入方案,并组织监督实施。

(六)监督检查组

 长:赵海波  区政府副区长

副组长:贾玉芳  区城市更新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

成员单位:区城市更新领导小组办公室、区纪委监委。

职能职责:负责按照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的工作内容和工作要求开展监督检查,对工作推进不力的单位和个人进行通报。

今后,城市更新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因人员变动自行调整,不再另行发文。

五、重点工作

(一)建设宜居舒适城市

1. 完善空间布局。坚持以人为本、城乡统筹、产城融合、组团发展的原则,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围绕产业、城市双转型需要,合理划定建成区、城乡结合部、搬迁区和涉农社区界限。科学构建城市空间体系,将城市风貌塑造与城市历史文化底蕴相结合,围绕道路、水系、绿化开展城市更新设计,着力打造“近悦远来”精品城市。进一步推进城市补短板强弱,项科学规划建设,统筹完善城市功能用地布局。结合以产定城,以水定城,合理设置开发强度、城市功能定位和形态,推动“北移东靠”的发展格局,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打造美丽宜居舒适城市。(牵头单位:自然资源分局;责任单位: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区文化旅游体育局、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区公用事业发展中心、乌兰淖尔镇、各街道办事处)

2. 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加大老旧小区改造力度,提升老旧小区改造品质。一是提前谋划,包装项目。紧抓政策窗口期,研究掌握政策扶持方向,提前谋划,做好项目包装,为项目积极筹措上级资金。二是建立健全工作机制。老旧小区改造以政府为主导,引导企业和居民共同参与。积极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推行市场化运作模式,适当让渡小区公共设施收益,合理统筹小区闲置土地、资产,吸引企业、社会资本投入,广泛宣传国家和自治区相关政策,树立共建共享理念,明确居民出资责任,合力推进改造项目实施。三是先急后缓,统筹推进。充分征求群众需求和意愿,合理确定改造内容。对于基础设施差、管理混乱、安全隐患突出等群众反映强烈需求迫切的小区先行整治。四是示范带动,以点带面。选择2—3个规模较大、带动效应明显的小区,打造老旧小区改造示范小区,通过标杆效应,带动我区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全面升级。五是立足引领,高效推进。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社会和居民参与共建,高标准完善硬件配套设施。充分发挥基层党建引领职能,建立健全小区自治体系,规范物业管理,进一步提升小区治理水平。力争到2024年底,高标准完成我区剩余的21个老旧小区的改造。压实属地责任,完善后期管理体系。落实属地责任,充分发挥街道、社区基层组织的作用,组织居民参与,明确居民共同管理小区的义务和职责,对改造后的老旧小区实行市场化的物业管理或推行准物业管理,建立健全物业管理工作目标考核制度,实现建管并举。建立领导包联机制,区级领导包联老旧小区,统筹协调,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工作见实效。(牵头单位: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责任单位: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区财政局、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自然资源分局、区民政局、建成区各街道办事处)

 

 

2022年老旧小区改造推进计划表

街道

小区

楼栋数

户数

建筑面积

(万平米)

预计投资

(万元)

包联

领导

巴音赛

锦绣花苑

14

455

5.06

2686.45

赵海波

医药公司住宅小区

1

40

0.4

401.04

乔海存

中行小区

1

18

0.19

113.76

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滨海

农行小区

3

66

0.86

368.66

郝利平

医院小区

1

30

0.31

165.37

刘勐

邮政小区

1

30

0.32

108.74

刘娜仁

团结小区

2

65

0.74

775.3

政协

副主席

合计


23

704

7.88

4619.32


2023年老旧小区改造推进计划表

街道

小区

楼栋数

户数

建筑面积

(万平米)

预计投资

(万元)

新达

鑫祥小区

6

260

2.52

2332.73

滨海

阳光锐警

4

230

2.82

1184.50

新公园小区

8

273

2.88

1006.76

梁家沟

民达小区

2

100

0.84

852.71

水电处小二楼

1

36

0.37

393.56

恒泰小区

4

114

1.13

359.26

巴音赛

如意小区

4

156

1.73

810.55

合计


29

1169

12.29

6940.07

 

2024年老旧小区改造推进计划表

街道

小区名称

楼栋数

户数

建筑面积

(万平米)

预计投资

(万元)

巴音赛街道办事处

科技园小区

6

395

4.01

2860.33

公安局住宅楼

1

50

0.56

205.27

馨苑小区

2

62

0.94

333.02

先锋西街中行楼

2

18

0.18

196.65

民乐小区

1

32

0.37

180.06

丰华楼

1

32

0.40

232.86

幸福小区

5

280

3.06

1134.98

合计


18

869

9.52

5143.17

3. 推进老旧房屋改造。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对我区建成区范围内的平房进行老旧房屋改造。结合我区实际情况,以保障居民居住,逐步改造提升人居环境为主,加大政府引导力度,鼓励社会投资和居民自主出资,市场化推进老旧房屋改造。一是结合自治区“非成套”房屋改造政策,综合考虑老旧非成套房屋的规划条件、居民意愿、房源配置等因素,以乌兰淖尔镇泽园社区为试点,积极争“非成套”住宅的改造资金,因地制宜实施非成套房屋及配套基础设施改造工程,进一步改善居民居住条件。二是划定试点区域,逐步放开平房区居民自行翻建住房限制。同步建立健全房屋翻建审批管理机制,确保翻建房屋符合城市建设和区域整体风格,保留地方建筑特色,维持原有规划格局。三是积极推进划定搬迁区域搬迁改造工作,力争到2024年底前,以货币化安置方式搬迁老旧房屋900户,其中2022年搬迁300户,2023年搬迁300户,2024年搬迁300户。(牵头单位: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责任单位:乌兰淖尔镇、三道坎街道办事处、区财政局、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自然资源分局、区土地收购储备中心)

4. 加强住房保障。一是加快推进朗峰二期、金瑞佳苑项目建设,确保按期交付使用。二是按照国家提出的“十四五”期间重点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的总体要求,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意见》,坚持供需匹配的原则,有效利用企事业单位闲置房产、闲置土地、产业园配套建设用地等,科学合理规划,因地制宜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满足新就业的新市民、青年人、产业工人的基本住房需求。三是抓住房地产市场回暖契机,推动房地产行业复苏,鼓励和引导园区企业拿地自建职工宿舍,提高园区产业工人住房保障水平(牵头单位: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责任单位: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区财政局、区商务局、自然资源分局)

5. 推进老旧厂区改造。对老旧工业厂区企业,视情况分别实施就地改造、异地迁建和依法关停,引导符合条件的企业向工业园区集中,推动产业集聚发展。一是探索利用搬迁腾退土地和废弃地,发展现代生产生活性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二是推动老厂房、老设施改造,优先用于公共文化、公共体育、养老和创意等产业。三是推进老旧工业厂区功能再造、环境整治和生态系统修复,合理开发利用工业遗产资源,建设爱国主义教育、科普等基地。(牵头单位:乌达工业园管委会、区文化体育旅游局;责任单位: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区商务局、自然资源分局、区土地收购储备中心)

6. 完善提升公路交通体系。畅通市域交通体系,推动城市公路衔接和交通一体化发展,衔接乌海市交通发展规划,推动省道S318线乌达段建设。全面制定完善并实“路长制”,推行道路管护长效机制。一是持续推进完善矿区、园区道路体系,增设交安设施,常态实施道路破损修补、翻修和新建改建工程,实施道路两侧全封闭。二是完善市政路网结构,打通幸福街、富强路等断头路,畅通城市道路微循环;围绕新建金瑞佳苑、朗峰二期项目,完善小区配套市政道路,便捷居民出行。三是推进“四好农村”公路建设管理体系,加强农村公路乡村旅游路、资源路、产业路建设,有效提高农村公路的服务能力和水平,促进城乡互联互通。优化城市公共交通网络,积极协调市公交公司,增加乌兰淖尔镇和棚户区联通乌海市区公交线路,增加工业园区到建成区公交线路,扩大城区公交线路覆盖范围。

按照乌海市统一规划,积极争取上级政策,引入市场机制,科学建设城市停车设施,加大有条件的道路两侧及公共场所停车位施划力度,鼓励新建公共建筑和大型居民小区配建智能停车场,缓解人流密集区停车难问题。大力发展绿色交通体系,推广新能源汽车等绿色交通工具,在公共停车场、居民小区停车场和主要交通沿线,规划建设充电桩等公用基础设施。(牵头单位: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区能源局;责任单位: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区财政局、自然资源分局)

7. 优化社区服务。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提升。开展完整居住社区建设补短板行动,打造完整社区建设,补充社区管理和服务缺口。一是结合老旧小区改造,积极推进便民服务设施、养老服务设施、教育设施、社区服务卫生、便民市场、社区服务等公共服务设施。二是依托智慧城市建设,以5G、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为支撑,推进小区智能门禁、车辆识别、视频监控、设施设备维护等基础智能设施建设或改造,提升小区数字化、智慧化水平。三是鼓励物业服务企业开展养老、托幼、家政等延伸服务,探“物业服务+生活服务”模式。持续扩大物业管理覆盖面,推进老旧小区、零散楼院等住宅引进物业管理。四是深入实施农区人居环境治提升行动,稳步有序推进农“厕所革命”、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治理,持续推进村庄清洁行动,不断提升村容村貌。(牵头单位:区民政局;责任单位: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区财政局、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区农牧水务局、区商务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区区域社会治理中心、自然资源分局)

8. 实施生态修复和功能完善。充分考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合理确定城市规模和人口密度,统筹推进山水林湖草沙系统治理,促进全域生态好转、功能完善。修复河湖水系和湿地等水体,统筹区域流域生态环境治理和城市建设,保护和恢复城市及周边水空间,拓展雨洪调蓄空间。因地制宜开展国土绿化行动,适度合理增加建成区总体绿量。健全自然保护地、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制度,全面推进采空区植被恢复工作。最大限度激活城市低效资源,采用多元化的运作方式,对既有城市空间资源进行统筹规划和深度开发。(牵头单位:自然资源分局;责任单位:区生态环境分局、区能源局、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区农牧水务局、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区应急管理局、区公用事业发展中心)

9. 打造高品质生活服务业。合理布局商业网点,推动商业多元发化、差异化发展。依托工业产业集聚优势和园区紧邻城区规划优势,针对产业工人制定更具吸引力的生活服务模式,以超市、便利商店、自选商场等为重点,推进零售业连锁化,向社区延伸,打造15分钟便民消费圈,完善文化娱乐、休闲健身等生活消费设施,不断提高居民消费便利程度。实施乌兰淖尔镇沙漠葡萄小镇沿黄河生态旅游景区项目统筹城乡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增加旅游收入,推动农民增收致富,努力实现乡村振兴。持续推进安居商厦、民乐商场等商业综合体提质升级,以富强、峰为重点,打造智慧化城市中央商务区。(牵头单位:区商务局;责任单位:自然资源分局、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区文化旅游体育局)

(二)打造绿色低碳城市

1. 推动园林绿化建设。结合地区实际,树立节水型绿化工作理念,持续巩固扩大国家园林城市创建成果。加强城市公园体系和绿道、慢行系统建设,构建绿色生态网络,完善工业园区绿化隔离带,建成以沿湖、沿路、沿山和沿河防护林为主线的生态绿化带,以公园、植物园及街头绿地等园林景观为重点的公共绿地。合理规划完善城市亮化功能需求,因地制宜实施亮化景观工程。提高城市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实施300米见绿,500米见园”行动,利用城区闲置土地、边角地建设口袋公园,增加街旁绿地和文化体育设施。积极为群众提供更舒适、更方便、更优质的休息场所,不断提升城市整体景观品质。(牵头单位:区公用事业发展中心;责任单位: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自然资源分局、区生态环境分局、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乌达工业园管委会)

2. 构建绿色建筑体系。持续推进既有建筑和公共建筑的节能改造。落实公共建筑产权人的改造责任。一是大力推动明晰产权人的公共建筑实施节能改造。二是加大老旧小区改造力度,力争2024年底前,完成2005年以前建成并投用的老旧小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三是推进绿色建筑规模化发展,扩大绿色建筑标准执行范围2022年起,全区城镇规划范围内新建民用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四是加强绿色建材的推广应用,鼓励新建、改建建筑使用绿色建材。鼓励利用建筑垃圾、煤矸石、粉煤灰、炉渣、尾矿等固体废物为原料生产新型墙体材料和其他建筑材料,加强绿色建材推广应用。(牵头单位: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责任单位: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区财政局、自然资源分局、区工信和科技局、区商务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区机关事务服务中心)

3. 加快实施清洁供暖。坚持能源安全保障与清洁发展并重,区域改造和分户改造相结合,采取“煤改电、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煤改气”等方式,全力推进清洁能源供暖改造。2024年底前完成全部建成区范围内常住居民的清洁取暖改造,其中2022年底前改造完成总量的60%2023年底前全部完成。力争2024年底前建成区清洁供暖率达到98%(牵头单位:区能源局、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责任单位:乌兰淖尔镇、各街道办事处、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乌达工业园管委会)

4. 规范开展生活垃圾分类。严格落实乌海市生活垃圾分类各项法规、规章,健全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制度,完善分类标准,宣传指导目录。规范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健全分类收集设施,适度实施分拣中心、中转站工程建设,提高垃圾回收和资源化利用效率。完善分类转运设施,推进生活垃圾综合处理体系工程建设,推动蓝益环保发电项目投产运行,提升终端处理能力,积极探索建立完善生活垃圾收储运一体化体系。(牵头单位: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责任单位:区能源局、区公用事业发展中心、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乌兰淖尔镇、各街道办事处)  

(三)构建安全韧性城市

强化城市发展安全意识,以化解构成城市安全风险的各类要素入手,将“韧性”理念融入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全过程和各环节,完善城市功能和结构,健全水、电、气、路、管网等城市生命线系统,强化城市安全治理和风险防控,提高城市防范和抵御各类灾害风险的能力,着力建设更加安全、更具韧性的城市。

1. 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全面系统摸排城市功能缺陷,针对城市排水防涝、雨污合流和乱排乱放等方面的突出问题,精准定位,靶向施策。实施城市防内涝改造项目,重点改造棚户区范围内雨排和污水管网,提升城市道路雨水收集、综合利用能力,保障城区污水处理厂平稳运转。提高污水管网收集率,健全污水接入服务和管理制度,推动再生水利用设施建设,提升再生水回用率。改造城镇现状排水防涝泵站,重点提高低洼地区和下穿式立体交叉道路等城区内涝高风险区域的排水能力。结合棚户区改造、老旧小区改造、停车场治理等专项工作,对城市硬化场所因地制宜进行改造,进一步落实海绵城市建设要求。(牵头单位: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责任单位: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自然资源分局、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区农牧水务局、区生态环境分局、区公用事业发展中心)

2. 提高城市基础设施保障水平。推进东源二期自备电厂建设,合理统筹君正电厂热源,提高热源供热能力,提升集中供热保障系数。加强城镇燃气管网和设施建设,持续推进老旧燃气管网改造和储气调峰设施建设,增强城市燃气调峰、应急能力。提高供水保障能力,推动水资源监测智慧水务平台一体化建设。开展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和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推动供水管网改造提升,加快推进净水厂项目建成投入使用,进一步提升供水水质,建设水质检测化验室,保证居民安全用水。持续完善黄水管网建设,推动用水方式由粗放低效向节约集约转变,提高水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完善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围绕园区重点项目,统筹推进项目周边道路、给排水、蒸汽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牵头单位: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责任单位:区能源局、区农牧水务局、区工信和科技局、区公用事业发展中心,乌海市乌达区热力集团有限公司、乌海市乌达区水务集团有限公司、乌达工业园管委会)

3. 强化消防安全保障。一是加强工程消防设计审查验收,进一步落实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验收职责,强化规范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验收工作程序,加大消防设计审查验收机构和队伍建设力度。深入开展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验收遗留项目问题集中整治专项行动,着力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按照市级住建部门的相关工作要求,积极探索符合乌达区实际的整治工作方法和措施。力争到2024年底,基本解决消防设计审查验收遗留项目问题,有效化解遗留项目建设工程消防安全风险隐患。二是加强消防日常监管。整合供电、电信和广播电视等线路网络布局。加大日常消防隐患排查,完善隐患处置机制,逐步建立城市消防安全监管体系,压实产权人消防安全责任,增加消防救援能力建设,保障城市消防公共安全。(牵头单位: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责任单位:区应急管理局、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自然资源分局、区教育局、区财政局、区公安分局、区民政局、区司法局、区商务局、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区消防救援大队)

4. 维护城市公共安全。提高城市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和安全设施建设配置标准,健全城市抗震、道路交通、应对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救援指挥体系,完善城市生命通道系统。加强防汛防涝基础设施建设,实现防汛防涝安全目标。加强城市应急避难场所设施建设,增强抵御自然灾害、处置突发事件和提升应急管理能力。建立完善城市安全监管责任制,合理布局城市居住生活区、综合服务区、商业商务区、绿地休闲区,强化重大危险源监控,消除重大事故隐患。(牵头单位:区应急管理局;责任单位:自然资源分局、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区公安分局、区农牧水务局、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区人防办)

(四)创建智慧活力城市

1. 推进城市信息平台建设。搭载乌海市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其他行业领域中广泛应用,实现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进一步探索城市信息模型在城市体检、城市安全、智能建造、智慧市政、智慧社区、智慧养老城市综合管理服务、政务服务、公共卫生、智慧交通等领域的深化平台应用。(牵头单位: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区区域社会治理中心;责任单位: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区公安分局、区应急管理局、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区民政局、乌达工业园管委会、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区政务服务局)

2. 开展地下市政基础设施普查。全面掌握市政基础设施现状底数,建立完善地下市政基础设施综合管理信息平台,满足设施规划建设、运行服务、应急防灾等工作要求,并与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础平台深度融合,实现设施信息的共建共享。建立市政排水管网地理信息系统,实现管网信息化、账册化管理。(牵头单位: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责任单位: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区区域社会治理中心、区应急管理局、乌达工业园管委会、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区公用事业发展中心)

3. 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积极稳步推进我区装配式建筑建设工作,开展装配式建筑示范,推进保障性住房、办公楼、医院、学校、科技馆、体育馆、文化服务场馆等各类民用建筑优先选用装配式建筑,加快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推广建筑全装修,按照一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标准设计建造的新建住宅应鼓励进行全装修,实现成品房交易。(牵头单位: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责任单位: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区财政局、自然资源分局、区工信和科技局、区教育局、区公安分局、区民政局、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区商务局)

(五)塑造人文特色城市

1. 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一是对我区历史文化建筑进行系统摸排,建立保护账册。二是划定拆迁保护距离,着力解决历史文化遗产屡遭破坏、拆除等突出问题,统筹保护、利用、传承,坚持系统完整保护,形成城市历史记忆。三是随时掌握历史文化建筑的外貌、结构情况,投入资金,定期修缮,建立分类科学、保护有力、管理有效的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四是结合建筑特点,按照原有风貌,探索文化旅游再利用,发掘经济效益,强化我区整体历史文化气息。(牵头单位:自然资源分局、区文化旅游体育局、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责任单位: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区财政局、区商务局、区工信和科技局、区教育局、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

2. 加强风貌特色管控。照“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建筑方针,突出建筑使用功能,严控异型建筑,防止片面追求建筑外观形象。全面加强城市设计,优化提升建筑设计标准,强化设计责任追究,严把建筑设计审批关,杜绝贪大、媚洋、求怪等乱象。(牵头单位:自然资源分局;责任单位: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

3. 开展旧城区沿街建筑外立面改造。“一街一路”为重点,开展城市沿街整治提升工作,着力打造城市建筑品味,融入城市文化,规范沿街广告和牌匾治理,充分调动企业积极性,动员社会力量,适当让渡公共收益,有序推进旧城区沿街建筑外立面改造。(牵头单位: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责任单位: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区财政局、区商务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自然资源分局)

六、工作要求

(一)全面开展城市体检。全面评估城市运转体系,及时发现城市问题和风险隐患,修复城市机体、恢复城市活力。靶向聚焦地下管网跑冒滴漏、积水内涝、配套不足、交通拥堵等“城市病”,统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提出改造治理目标和建议,进一步补短板、强弱项,提升城市治理水平。

(二)科学编制实施方案。根据城市问题和风险隐患排摸结果,发放问卷调查表,充分征求职能部门、社区和广大市民的意见建议,科学编制实施方案。统筹考虑片区功能完整性、系统性和项目可实施性,按照先急后缓的次序,合理划定更新片区,差别化推进各片区城市更新工作,逐步连点成片。充分利用今冬明春的时间,认真开展方案制定工作,积极推进前期手续办理,确保重点建设任务20224月正常开工。

(三)开展实施效果评估。按照城市更新实施方案,开展阶段性实施效果评估,群众满意度调查,多方调查了解,发现和总结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制定持续推进措施,保证工作成效,提升居民满意度。全面总结实施成效,形成常态机制,城市治理水平持续稳步提升。

七、保障措施

(一)提高思想认识各相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城市更新工作的重要性,按照职责分工开展工作,加强沟通配合,及时解决城市更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确保城市更新工作顺利开展。

(二)强化政策保障加大城市更新项目用地保障力度,优化新增建设用地供应结构,盘活利用现有城镇存量建设用地,优先用于城市更新项目,根据需要依法调整用地性质和用途。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五减三最”为抓手,持续优化审批流程,提高城市更新相关项目审批效率。

(三)加强成效监督各工作组立足工作目标和工作要求,加大统筹协调力度,建立群众监督机制,强化工作推进过程中的监管,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调整,保障工作成效。监督检查组加强监督检查,畅通监督渠道,细化监督检查举措,督促项目按计划建设实施。建立工作成效和干部考核挂钩机制,对工作推进不利、成效不足的责任单位给予通报批评,并约谈责任单位主要负责人,确保城市更新推进工作落到实处。

(四)加大资金支持积极争取中央和自治区的专项补助资金,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城市更新项目投入。根据全市统一安排,区财政安排专项预算资金5000万元用于城市更新行动。各专项工作组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鼓励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城市更新项目建设,明确居民出资责任,保障城市更新行动顺利开展。

(五)做好宣传引导加大宣传报道力度,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城市更新政策和成效。要强化舆论引导,及时报道先进经验,宣传城市更新给人民群众带来的获得感。要积极拓展人民群众参与渠道,共同营造良好的城市更新社会氛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