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 乌海市人民政府

首页> 魅力乌达 > 投资乌达 > 投资政策

乌海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实施意见

发布时间:2022-12-09 16:43:27   作者:乌达区商务局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是推动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关键引擎。乌海市当前正处于一个极其艰难又极为重要的转型期,产业结构倚能倚重,新旧动能接续不畅,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不高,产业转型任务紧迫。为全面贯彻落实自治区第十一次党代会、乌海市第八次党代会精神,聚焦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依据《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意见》(内政发〔2022〕6号),结合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服从服务于自治区“两个屏障”“两个基地”“一个桥头堡”的战略定位,有效推进我市新型化工、新材料、现代装备制造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促进工业结构整体优化,扎实走好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2025年,要实现以下目标:

——高端化发展取得积极成效。全力打造风光氢储用一体的新能源、以可降解塑料为主要方向的新材料基地。300万吨可降解塑料产业集群、100万吨有机硅产业集群基本形成。新能源、新材料等非煤产业占工业增加值比重达80%。大力推进焦化企业整合重组,实现单体规模达到300万吨以上,产业集中集聚发展水平显著提高。全国重要的煤焦化工、氯碱化工基地效应更加凸显,年产值分别达到400亿元、200亿元。

——产业智能化升级、数字化赋能取得新进展。规上工业企业生产设备数字化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工业互联网平台普及率不低于自治区目标值。累计建成5G基站2300座,以5G、IPv6、工业无线通信等技术改造工业企业内网,夯实设备互联基础。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两化融合诊断全覆盖,建设智能工厂2个,数字化车间5个,4个工业产业园全部建成智慧园区。

——绿色低碳发展水平显著提高。实施节能降碳改造,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大幅度提高,绿色制造水平全面提升,对全市年等价值能耗万吨标准煤以上重点用能企业开展节能技术改造,实现节能技术改造节能量不低于100万吨标准煤。全市用水总量控制在3.29亿立方米以内;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别比2020年下降18%;完成节水技术改造14家,节约用水256.7万吨;创建国家(自治区)节水型企业达到11家。

二、促进产业高端化发展

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全力以赴把结构调过来、功能转过来、质量提上来”要求,高标准培育新型化工、新材料、现代装备制造等先进制造业集群,推动产业链向下游延伸、价值链向中高端攀升,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

(一)培育新材料产业集群。围绕发展煤炭/电石→1,4-丁二醇(BDO)→可降解塑料(PBAT/PBS)深加工产业链条,力争到2025年,生物可降解塑料产能达到316万吨,实现产值1000亿元以上,形成行业知名企业和品牌产品3-5个,把乌海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生物可降解塑料基地。积极发展先进钢铁材料、先进硅材料、先进碳材料、先进高分子材料。重点发展高性能板材、高性能管材、先进轨道交通材料、H型钢、高端铸造件等高端产品;依托光伏材料、有机硅材料产业优势,鼓励多晶硅、单晶硅以及有机硅企业延伸产业链条,发展下游电池组件、高性能有机硅系列产品;积极布局碳纤维、复合碳材料等先进碳材料产业,坚持“多元化、高端化、循环化”,发展高性能树脂、高端功能性膜等材料,推动化工中间产品延伸耦合。(责任单位:各区人民政府,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科学技术局、市能源局)

(二)培育新型化工产业集群。重点发展煤焦化工、氯碱化工和精细化工产业。煤焦化工方面,严格控制新增焦炭产能,鼓励焦化上下游企业整合重组、改造升级,按照“上大压小”原则,通过产能置换,2023年底前,全面淘汰炭化室高度小于5.5米捣固焦炉,新建捣固焦炉炭化室高度不低于6.25米,新建顶装焦炉炭化室高度不低于7米,加快发展焦化深加工项目,构建煤焦化全产业链。氯碱化工方面,2022年底前,全面淘汰30000千伏安以下电石矿热炉,对符合政策要求的先进工艺改造提升项目实行等量置换。以高端化、低汞化、多元化为方向,改造提升存量产能,加强煤焦化工、氯碱化工横向耦合和纵向联通,推进氯气综合利用,提升延伸加工水平。精细化工方面,充分发挥化工大宗原料生产集中优势,依托现有化工产业基础,加快发展高附加值的农药中间体、医药中间体、染料中间体、氟硅材料等精细化学品,提高产品附加值,壮大精细化工产业规模,提升产业竞争能力。(责任单位:各区人民政府,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科学技术局、市能源局、乌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三)培育现代装备制造产业集群。重点发展风力发电装备和光伏发电装备、氢能装备、储能装备、新能源汽车产业。风力发电装备制造方面,利用全球首套氢基熔融还原生产高纯生铁工艺,吸引高纯生铁应用、风机制造、光伏等相关配套产业集聚,形成以氢冶金为核心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研发集群。光伏发电装备制造方面,依托乌海市京运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乌海东晶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光伏产业链项目,鼓励多晶硅、单晶硅企业延伸产业链条,发展下游硅片、电池片、电池组件;积极引进光伏玻璃、逆变器等项目。氢能及氢储能装备方面。重点发展电解水制氢装备、工业副产氢提纯装备、氢能储运装备、氢燃料发动机等装备制造业,实现氢能装备制造新突破。依托国轩高科股份有限公司锂离子负极材料项目,重点发展储能电池、储能控制系统制造。新能源汽车方面。积极引导陕汽乌海专用汽车有限公司、乌海海易通银隆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发展新能源重卡、新能源矿用车、新能源装载机等新能源装备。引进城市物流车、环卫车、渣土车等新能源专用车以及电动汽车关键零部件配套企业。(责任单位:各区人民政府,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科学技术局、市能源局)

三、促进产业智能化发展

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要求,加快完善网络基础设施,大力推动5G技术、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智慧园区、工业互联网、智能工厂、智慧矿山等方面应用,促进产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

(一)强化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加快5G基站建设,到2025年建成5G基站2300个以上,实现我市一区四园、大型工矿企业5G信号有效覆盖。实施工业互联网IPv6升级改造,到2025年IPv6活跃用户全面提升,工业领域网络、应用、终端支持IPv6。优化布局Wi—Fi6设施,实现重点公共场所网络免费Wi—Fi全面覆盖。(责任单位:乌海通建办、中国移动乌海分公司、中国电信乌海分公司、中国联通乌海分公司、中国铁塔乌海分公司)

(二)加快平台技术应用。建设工业互联网标识二级解析节点,加快能源、装备制造、食品加工等行业工业互联网标识二级解析节点的建设。加快推进5G基站建设和全光纤网络部署,加大对5G、F5G(第五代固定网络技术)全光网建设的支持力度。推动高耗能设备、通用动力设备、新能源设备、智能化设备上云上平台,降低资源能源消耗和维修成本。重点在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建设具有乌海本地特色的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责任单位:各区人民政府,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科学技术局、市能源局、市大数据中心)

(三)建设智能工厂。以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智慧应用为支撑,全面整合园区内外资源,重点打造“一平台、两中心、六系统”。2025年达到智慧园区全覆盖,实现园区内企业生产、环保、安全、能耗、物流等关键数据敏捷采集、传输、存储、分析和智能响应,水电气消耗、污水处理排放、大气污染物排放、危险物处置等实时自动监测,管道、闸门、压力容器等安全敏感区域智能预警,园区内基础设施网络化、开发管理信息化、功能服务精细化、产业发展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责任单位:各区人民政府,乌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四)建设智慧矿山。重点支持在大型露天煤矿和井工煤矿打造不同条件、场景、模式下的“5G+无人驾驶”、“5G+智能化”采掘示范项目,争取打造“5G+智慧矿山”示范基地。实现对分布在重点露天煤矿的矿车无人驾驶,井工煤矿全部实现采掘面“智能化”采掘。(责任单位:各区人民政府,市能源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中国移动乌海分公司、中国电信乌海分公司、中国联通乌海分公司、中国铁塔乌海分公司)

四、促进产业绿色化发展

认真落实国家、自治区决策部署。落实能耗“双控”、“碳达峰、碳中和”、最严格水资源保护利用要求,对标单位产品能耗限额先进值、标杆水平或行业先进水平,深挖节能节水潜力,有效提升用能用水效率,推动我市深度节能节水控水行动,建设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型社会。

(一)严格控制“两高”行业规模。严格控制“两高”行业新增产能,除合规在建项目和已完成产能置换项目外,原则上不再审批钢铁、铁合金、水泥、焦炭、电石、PVC、普通平板玻璃等“两高”行业新增产能项目。严格“两高”项目准入,新建“两高”项目工艺技术装备必须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能效水平必须达到国家标杆水平,工业用水对标国家先进水平。(责任单位:各区人民政府,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二)加快实施节能节水技术改造。通过实施节能降碳改造,钢铁、铁合金、有色、化工、建材等重点行业单位产品能耗达到国家先进水平,工业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取得显著成效,绿色低碳技术装备广泛应用,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大幅度提高,绿色制造水平全面提升,38家重点行业企业完成节能技术改造,节约78.4万吨标准煤。到2025年,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大幅提高,深度节水控水取得显著成效。全市用水总量控制在3.29亿立方米以内;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别比2020年下降18%;完成节水技术改造14家,节约用水256.7万吨;创建国家(自治区)节水型企业达到11家。(责任单位:各区人民政府,市水务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五、完善保障措施

(一)健全规划推进机制。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由市政府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分工合理、权责明确、协调有力的推进协调机制。各部门、各相关单位要认真落实本意见主要任务,市政府督查室要强化督查督办,确保各项目标任务按时间节点高质量完成。(责任单位:各区人民政府、各相关单位)

(二)强化政策支持。进一步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积极争取自治区重点产业(园区)发展专项资金,加大对重点项目的支持力度。加强产融合作,定期征集项目融资需求,收集金融产品,搭建政银企对接平台,发挥金融支持实体作用。落实自治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规范涉企收费和行政执法行为,切实减轻企业负担。(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三)加强要素保障。以市场化方式推动用地、环境容量、排污总量、能耗指标、电力、水等要素指标向先进制造业和重大项目倾斜,优化资源要素配置。完善经济运行监测预警预测体系和纠偏机制,加强煤电油气运综合协调保障。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全面推进安全生产质量标准化管理,加大监管执法力度,及时排查化解安全隐患,坚决防止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责任单位:市自然资源局、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水务局、市能源局、市应急管理局)

(四)优化营商环境。认真落实自治区营商环境大会要求,深化“放管服”和“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以最大的诚意、最实的举措、最优的环境支持企业发展。畅通企业诉求反映渠道,分级分类推动解决项目开工手续不完善、政策落实不到位、承诺兑现不到位、融资难融资贵、用工难等方面问题,营造企业发展良好环境。不断提升政务服务效能,真正让数据多跑路、让企业少跑腿,以实际行动服务企业发展。(责任单位: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