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 乌海市人民政府

首页> 政务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规划信息 > 规划纲要

乌达区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报告

发布时间:2023-01-06 15:18:50   作者:乌达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一、2022年工作回顾

2022年乌达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决贯彻党中央关于“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要要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乌海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区人大、区政协的有效监督、鼎力支持下。务实苦干,勠力同心,锐意进取,坚决扛起稳住经济大盘的政治责任,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扎实推进,奋力谱写乌达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新篇章。

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2%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1亿元,同比增长9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5.49亿元,同比增长23.2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

(一)多措并举促投资,有力稳住经济大盘

全力以赴稳住经济主体。全面贯彻全国稳住经济大盘电视电话会议、内蒙古自治区研究稳住经济大盘具体落实措施专题会议和市委、市政府专题会议精神,切实做好政策解读宣传,提高助企纾困政策知晓度,推进惠企利民政策“精准推送”,帮助重点企业融资13.2亿元。累计退减税金10.57亿元,切实把减税降费政策红利落到实处。

项目建设推进平稳。坚持“项目为王”,以高质量项目引领高质量发展,强化项目调度监管,提升项目包联效能,开展重点项目“旬调度”。预计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1亿元,同比增长90%。对外开放持续扩大,对外贸易总额预计实现15.4亿元,占全市80%以上。

消费市场逐步回暖。通过“政策+活动”双轮驱动的模式,积极开展“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建设,建立查询、消费、评价等功能服务平台,全力促进消费回补,发挥消费的牵引带动作用。开展消费促进活动,深入推进便民消费圈建设,引入内蒙古睿捷商贸有限责任公司项目,拟在乌达区建设便民市场综合体,推动消费回升。

(二)加强生态保护修复,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大气污染防治初显成效。坚决扛起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的重大政治责任,不折不扣推动各项反馈问题全面彻底整改,信访举报案件均已按时销号。全力向“治气”宣战,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同比提升2.6个百分点,深入开展挥发性有机物和异味专项治理行动,全年实施特排限值提标改造、废气深度治理等项目9个,引入业内一流“环保管家”,围绕异味治理逐企逐项分析诊断,“一企一策”制定治理方案,兰亚、蓝益等7户企业完成诊断。

节水社会建设有序推进。坚持“四水四定”原则,加强存量挖潜,聘请南开大学对华电、恒业成等7家企业开展用水评估,东源万亩农田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加快推进,实施工业节水技改项目5个,其中源宏节水改造项目已建成,恒业成、君正2个项目试运行,兴发待消防验收完成后试运行,宜化正在办理前期手续,全部实施后可节约用水260万立方米。做好增量文章,启动实施乌兰淖尔微咸水资源利用工程,规划建设苏海图沟雨洪蓄积利用工程,综合利用非常规水1000万方,有效提升非常规水集约利用水平。

矿区环境治理持续优化。以“重塑地貌,恢复植被”为主线,以苏海图小铁帽子采空区灾害综合治理项目为重点,提速推进建安煤矿、五虎山矿等8个矿区生态修复项目及1个历史遗留生态修复项目,累计完成矿区排渣场整形约450万平方米、覆土约461万平方米、恢复植被约308万平方米,煤层、煤矸石自燃火点基本实现动态清零。矿区道路持续优化提升,2021年由沿线企业投入约5500万元改造提升运煤专线9.5公里,2022年引导国有企业投资4300万元对4.5公里运煤专线破损路段改造修复。积极推广“散改集”“油改电”,与8家煤炭企业签订新能源重卡推行承诺书,投放90辆新能源重卡,建成充(换)电桩21座,矿山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成效显著。

(三)加快产业提质升级步伐,加速构建特色现代产业体系

传统产业迭代升级。紧抓国家“双碳”战略契机,印发了乌达区产业链“链长制”工作方案,以推动产业链延伸、价值链攀升为抓手,引进“延链补链强链”项目,兴越有机硅、汇富气相二氧化硅等拟建项目已达成合作意向。焦化产业整合重组升级有序推进,完成节能技改项目16个,实现节能量约3万吨标准煤,违规“两高”项目全部清零。大力实施“上云用数赋智”行动,扶持飞狮工业互联网平台、西北化学网发展壮大,助力3家企业数字化深度改造,完成“机器换工”。

新能源和新材料两大产业基地初具规模。聚焦两大产业基地建设,坚持全产业链谋划,全力推动四大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广远新材料、杭州之江密封胶等15个延链项目签约落地,协鑫东立颗粒硅、东景20万吨可降解聚酯等项目启动实施,兴发40万吨有机硅、君正绿色环保循环产业一期等项目加快建设,东源28万吨BDO、益泽医药中间体等项目建成投产,国能100MW集中式光伏和3个分布式光伏项目并网运行,发展动能更加强劲。

新兴业态模式大力发展。以服务工业相配套的现代物流生产性服务业为导向,以西北化学网、海易通物流电商平台等项目为依托,构建互联、互通、共享的全流程现代化物流供应链,整合运力资源、提升物流效率。打造飞狮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服务平台,构建安全环保体系,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同工业主产业深度融合,大幅提升工业企业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加快推进密尔克卫智能公路港服务中心、广远煤炭综合产业园等项目建设,打造大宗商品智慧供应链集散交易中心。

特色高效农业创优做强。深入推进农区产业综合发展,吉奥尼、森泰成功申报2021年、2022年“内蒙古绿色农畜产品葡萄产业发展项目”,实现“乌海葡萄”地理标志挂签企业3家。新建百亩设施蔬菜种植基地1个。推进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融合发展,协同开展产业化经营,认定家庭农牧场38家,区级及以上示范家庭农牧场3家。增强农业基础配套支撑,新建1个自治区级耕地质量长期监测点。

营商环境全面优化升级。“放管服”改革深入实施,全面推进政务服务“五减三最”,“24小时不打烊”、延时预约等一批举措落地见效,212个高频事项实现“免证”办理,789项政务服务事项“一网通办”。“五个大起底行动”高质推进,全面激活“休眠”资源,快办快结审批项目102个,起底沉淀资金3597万元,盘活土地资源35公顷,完成“僵尸企业”清退15户。

科技创新强力驱动。7户企业获批2022年自治区重点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佳瑞米、源宏2户企业获批第一批国家“小巨人”企业,海易通汽车有限公司获评自治区“专精特新”企业,鼎辉系列电动装载机荣获自治区技术装备首台(套)认定。

(四)城市建设统筹推进,人居环境持续改善

城市品质稳步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金瑞佳苑、朗峰二期项目加快建设,着力改善棚户区居民居住环境。完成医药公司楼、团结小区、锦绣花苑等7个老旧小区改造,小区水、电、暖等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清洁能源供热改造工作顺利推进,已改造完成1000余户。城市内涝有效缓解,完成滨海小区、瑞德小区周边区域地势低洼处及神华大道部分路段雨水管网改造,累计铺设各类管网15.1公里。城市管理“四化”工作初见成效,科学设置流动摊贩便民疏导点,实行“马路办公”工作机制,共享单车集中整治、水气暖行业领域安全排查整治等整治提升行动取得实效,设置固定夜市场所6处,打造社区文化长廊和口袋公园5个,清理流动商贩5900余次、店外经营3000余处、乱堆乱放3500余处,拆除私搭乱建5500平方米。

园区建设不断完善。大力推动园区提质升级,持续完善园区基础配套设施,推动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专用停车场、一体化监管信息平台等基础设施建设,新建海易通南路、五虎山路、跨乌尔特沟桥及运煤专线改建工程,开工建设蒸汽管网四期工程,完善园区基本功能。在人文、生态、特色上做文章,深入开展绿化、美化、硬化、亮化工程,打造微景观2处,绿化硬化5.5万平方米。

乡村振兴成果有效衔接。全力抓好防返贫监测帮扶,精准确定监测对象,针对发现致贫返贫风险的农区常住人口,按照“一人一档、一户一策”实行季度动态调整,确保及时发现、应纳尽纳、应帮尽帮,稳定消除返贫致贫风险。全力抓好产业促乡村发展,实施农区供水保障工程、智慧农旅综合体、森泰百亩有机蔬菜基地等12个乡村振兴衔接资金项目,落实补助资金1700余万元。

(五)社会事业持续发展改善,民生福祉日益增进

教育品质全面提升。储备教育系统后备干部100余人,招聘优秀教师68人,中考成绩连续7年名列前茅,连续2年获得“乌海市教育教学质量突出地区”荣誉称号,乌海市第十三中学转并安置工作顺利完成。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100%,评估认定1所内蒙古自治区示范园,3所乌海市示范园。投入7000余万元改善学校场馆基本条件,教育教学与多样化培育配套设施建设能力显著提升。

就医环境持续改善。推进公共卫生服务建设,加强卫生健康精准化、精细化监管,实现医疗机构、公共场所、中小学校、企业等场所监督覆盖率100%,新办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持证率100%,《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持证率100%。成立乌海市乌达区中医蒙医医院,重点推进区中心医院新建感染性疾病科项目、乌达区公共卫生救治能力提升项目、区中心医院新建内科大楼和门诊医技综合楼项目,持续发力改善综合医疗条件。

社会保障日益完善。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全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100476人,较上年增长11.04%,重点人群参保率达100%。强化济困、助残、救孤等托底保障措施,发放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供养、临时救助等救助资金累计5723万元。做好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帮扶,加强创业担保贷款扶持,新增就业人员1401人,发放创业贷款10户446万元,发放公益性岗位补贴和社保补贴390.15万元。

社会治理拓面提升。设置法律援助、法律咨询、人民调解和公证4个接待服务窗口,解答各类法律咨询220余次。打造“前端分析预判、中端调解矛盾、后端依法化解”全链条矛盾纠纷预防化解体系,共调解各类矛盾纠纷1428件,调解成功率100%。积极开展“治理重复信访、化解信访积案”专项行动,中联办移交三批次信访案件化解率100%。持续抓好政府债务风险防范,政府年度债务化解任务全面完成。健全“三治融合”基层治理体系,配套组织100余个,完善居民自治章程、居民公约等,有序推进基层民主建设。持续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累计检查单位7612家次,整改完成安全隐患2600余处,进一步夯实了辖区安全生产基础。

各位代表,发展成绩来之不易,我们解放思想用心谋事、保持定力专心担事、为民服务热心做事,为推动乌达区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发展基础,积蓄了强劲的发展动能,开拓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取得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认可,赢得了人民群众的广泛点赞。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举旗定向、把舵领航,得益于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科学指引,得益于区级班子的精诚团结、通力协作,得益于全区上下的凝心聚智、奋力拼搏,得益于社会各界的热心帮助、大力支持。

回顾成绩的同时也清醒地看到,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发展不充分不平衡问题依然存在。对照高质量发展目标,我区基本区情仍未根本改变,结构单一、倚能倚重的产业结构仍未转变,新兴产业尚未形成有效支撑,能耗、水耗、环境等要素供给不足,做大经济总量、提升发展质量任务艰巨;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任务繁重。矿区修复、污染防治、“双碳”、“双控”等任务艰巨,结构性、区域性交叉污染问题突出;民生保障和公共服务存在短板。城市更新、乡村振兴等工作繁重紧迫,教育、就业、卫生等方面与群众期盼仍有差距。这些问题和不足,我们将高度重视、认真对待,采取坚决措施加以解决。

二、2023年工作安排

各位代表,开局关系全局,起步决定决胜。2023年乌达区将坚持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要求,主动适应新发展阶段、主动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2023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聚焦完成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坚决落实全市“坚持一个遵循,贯彻一条主线,推进两大任务,实现‘三高’目标”的发展思路,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在稳中求进的基础上稳中快进、稳中优进,全力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提质推进乌海及周边地区等重点区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扎实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和城市转型提级,着力走好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为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乌达新篇章提供保障。

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固定资产投资107亿元,增长5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7.1亿元,增长10%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与经济增长同步;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二氧化碳排放和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完成自治区下达目标。

围绕实现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全力保障市场主体,稳定经济合理运行

扎实推动稳企政策落地见效。紧紧围绕国务院出台的6方面33项稳经济政策措施和自治区落实措施,聚焦重点领域和重大项目,促进消费和投资持续增长,降低企业生产运营成本,重点做好纾困扶持工作,优化企业稳定生产支持政策,建立保障机制,强化责任落实,确保各项政策用足用活用好。

聚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推进重点项目调度,确保重点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2023年计划实施市级重点项目71个,总投资830.83亿元,计划完成投资146.81亿元,千方百计保障重点项目资源要素需求,提高项目投资率、开工率、投产率。促推君正可降解塑料、兴发有机硅一体化、协鑫颗粒硅等项目加快建设进度,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对标国家自治区重点投向,紧跟国家适度超前布局现代化基础设施战略步伐,积极研究谋划储备一批补短板、强弱项的现代化基础设施项目,利用“冬歇期”做好项目包装、土地收储、排干、前期手续办理等工作,最大程度争取资金支持。

持续扩大内部需求潜能。研究制定促进消费增长政策措施,加强与金融机构合作,依托“五一、端午、中秋、国庆”等重要节假日时间节点,发放特色消费券拉动居民消费,提升消费持续度。积极开展“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建设,持续培育新经济新业态,提升消费供给质量,增强消费发展综合能力。

(二)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着力抓好生态环境治理。围绕黄河流域各项整改任务和中央环保督查反馈问题,举一反三、以点带面,坚持系统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确保各领域同类问题整改清仓见底。全力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推进废弃地全面复垦。强化与周边地区大气环境联防联控联治,加大挥发性污染物智能化监测力度。全面落实“河长制”,严控用水总量,强化河湖管理,加快推进苏海图河水环境综合治理及水资源利用提质工程等工程建设。加强重点行业土壤污染防治,严格执行危废转移联单制度,全面推动流域内生态环境质量提升。

加大矿区环境整治力度。巩固深化“七治”成果成效,坚持边开采、边治理、边修复,巩固苏海图小铁帽子采空区治理成效,提速提效推进黄白茨矿、华银二矿等项目生态修复工程,常态化做好矿山生态管护,持续推动火点动态清零、扬尘综合治理、绿色矿山建设等重点任务协同并治,确保矿区环境持续改善。

扎实开展双控双碳工作。认真开展能耗监测预警,切实做好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工作,督促企业完善节能机构,加强合法合规用能管理。实施能耗预算制管理,确保新建项目全部符合“十四五”能耗强度要求。合理安排建设和投产计划,实施能耗存量挖潜和落后产能淘汰计划。

(三)提升产业质效,加快转型升级步伐

推进传统产业纵深发展。持续做优高端精细化工产业链,构建从医药中间体、原料药向成品药、制剂纵向延伸的一体化布局。做精有机硅全配套产业链,以有机硅为支撑,硅油、硅橡胶、硅树脂为发展方向,开发终端、专用、特色产品。做大可降解塑料新材料产业链,以1,4-丁二醇为基础原料,推进煤化工与乙炔化工耦合发展。培育新能源产业协同发展,以颗粒硅、光伏发电为重点,配套发展切片、电池组件等下游产品,延伸发展新能源装备制造、储运设施建设等行业,促推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条现代化。

促进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支持飞狮工业互联网平台、海易通物流电商平台等重点项目扩大服务范围,推进多式联运和甩箱运输发展,加速构建现代物流体系。培育研发设计、营销策划、工程咨询、中介服务、检验检测等专业服务机构,提升服务要素在经济产出中的比重。

推动农业产业特色发展。推进“菜篮子”工程,建设百亩设施蔬菜基地,推动乌达区露地蔬菜种植项目尽快完工投产。谋划高标准农田项目,推动农业节水。大力发展葡萄产业,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加强“乌海葡萄”品牌打造,继续推进地理标志保护工程,延伸葡萄精深加工产业链条。

全面优化营商环境。立足“四办服务”,着力打造高效便利的政务环境,坚持“数字赋能、便民高效、集成服务、精准服务”的原则,深入开展服务事项“五减三最”工作,全方位提高政务服务效能。持续办好“区长服务日”,实地解决企业诉求,解决好企业生产经营存在的痛点堵点问题。持续开展信用信息核查应用及联合奖惩工作,加大诚信宣传教育力度,做好全国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市创建工作。

提升科技创新支撑水平。培育益泽制药、新农基等企业成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实现创新资源和需求的有效衔接。进一步培育科技型领军企业,发挥科技型领军企业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培育君正、源宏、东源自治区科技领军企业3家。

(四)构建新型城乡关系,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实施城市更新、燃煤住户清洁取暖改造等重点工作任务,持续推进住建领域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全面排查整治全市城市建设安全隐患,建立健全城市建设公共安全隐患排查机制、安全预防控制体系和应急管理体系。推进市政基础设施更新改造,实施绿化管网改造工程,全面提升城市面貌,改善居民生活环境质量。

扎实稳妥推进乡村建设。大力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促进特色产业发展,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健全完善泽园新村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保障体系,持续发展农产品加工、乡村休闲旅游等产业,结合乡村振兴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打造乌达区乡村振兴新亮点,支持农户经营或参与民宿、农家乐等业态,促进乡村旅游发展,持续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全力打造科普研学实践基地。

(五)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

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深化“领航校长”和“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建立教育干部储备机制,着力提升教育软实力;通过开展优质课竞赛、科研课题研究、骨干教师培训等活动,提升教学研究水平。加快推动乌达区中小学优质均衡发展提升工程项目、乌达区幸福街小学综合功能楼内部提升改造工程等4个项目建设,深化优质均衡达标动能。

不断提升医疗服务。不断完善基层医疗服务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职能,以“强基层、惠群众”为目标,推进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深入开展。推进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向个人开放,提高健康档案利用率。进一步发挥疾控、妇幼等专业机构的业务指导职能,利用区级医院与基层机构组成家庭医生团队,科学合理制定个性化家庭签约服务包,重点加强贫困人口慢病签约工作。全力推进中心医院感染性疾病科等重点项目建设,提升疫情防控救治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增强民生兜底能力,提升社保、养老、救助等保障供给水平。全面落实创新创业优惠政策,确保第三产业的复产和活力,以创业带动更多灵活就业人员实现就业,严格执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及时纠正和规范企业劳动用工行为,及时化解劳动关系领域风险。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融合发展,落实好乌海市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工作,深入推进盛道医养康一体化综合医院项目、乌达区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项目等项目,为社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赋能。

(六)坚持共建共治共享,完善社会治理体系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全面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严格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疫情防控、应急管理、防灾减灾救灾等工作重要指示批示,强化红线意识,树牢安全发展理念,实施安全发展战略,全力推动安全稳定工作再深入,责任再抓实,全力筑牢安全稳定防线。加大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力度,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严格规范分级分类排查治理标准。完善地方金融监管体制,严守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底线,积极化解政府债务,降低综合债务率。

夯实社会治理能力。完善基层社会治理,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不断提高治理水平。深入实施“八五”普法,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组织领导,完善行政执法监督制度,不断提高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加快综治信息化平台建设,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持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扎实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八进”活动。深入推进国防动员、双拥优抚、防震减灾、档案史志等工作,切实抓好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红十字、关心下一代等各项事业。

各位代表,做好2023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完成预期目标,任务艰巨,责任重大。让我们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各项工作要求,以实际行动全力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地落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