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 乌海市人民政府

首页> 首页 > 今日乌达

【聚焦发展思路 建设创新城市 盘点2018】优化营商环境 打造投资贸易首选区

发布时间:2019-01-03 11:16:42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优化营商环境 打造投资贸易首选区


    去年以来,我市以深化“放管服”为重点,以“互联网+政务服务”加快信息惠民国家试点城市建设为抓手,进一步梳理和精简行政审批事项,最大限度地缩短办事流程和时限,为企业入驻、项目落地、创新创业提供便利化服务,持续优化地区营商服务环境,全力打造投资贸易首选区。

聚焦最优环境
精准服务企业

    近年来,我市聚焦“最优环境”,精准服务企业,持续优化地区营商环境。在统筹谋划方面,我市按照《关于印发“五区打造”重点工作分工方案的通知》要求,结合实际情况围绕优化营商环境、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对外开放、推动乌海及周边地区一体化发展等4个方面,规划设定了2018至2020三个年度的预期目标,制定了《打造投资贸易首选区三年计划工作任务台账》。


    在并联优化方面,我市以构建全市统一项目投资审批模式为导向,按照备案类工业投资项目流程优化先行实施的方式,先行对工业投资项目审批流程进行了优化再造,分级逐项对审批事项的受理要素予以规范,形成了《工业类投资建设项目并联审批服务办事指南》。经梳理优化,备案类工业项目全流程理论审批时限由原来的234个工作日压缩至116个工作日,审批时限压缩率为52.7%。


    在工作调度方面,我市充分发挥“投资贸易首选区”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抓总的作用,以建立健全定期协调分析调度机制为保障手段,制定并实行重点工业项目审批事项办理调度工作制度,持续对重点工业项目前期审批事项办理情况进行协调跟进,对于项目前期手续办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召开协调推进会的方式进行研究解决。


    在不断打造“最优环境”的同时,我市还注重审批流程的全程监管。去年以来,我市还以实现对审批事项实时全流程监管为目标,创新性开发建设了审批部门和项目企业各自管理、共同参与、相互监督的工业项目并联审批系统和手机APP软件,根据职能职责相应赋予审批部门和项目企业管理权限,各自对项目前期手续办理环节进行操作管理,市、区相关监管部门持续对项目审批全流程进行监督检查,目前并联审批系统和手机APP已上线试运行。

实行行政审批加减法
营造高效营商环境

    跑断腿、磨破嘴、打不完的电话、盖不尽的公章……以前,“一直在路上”曾是群众和企业办事难的真实写照。为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深化“放管服”改革,切实方便企业群众办事,我市认真落实群众办事堵点问题,通过“加窗口、加设备、加渠道,减环节、减负担、减审批”的加减法,在服务意识、服务能力上做加法,在办事流程、服务窗口做减法,为群众办事减门槛,让市民少跑路,提高办事效率,营造高效的营商环境。


    一方面,我市以做“减法”为突破口,按照自治区权责清单“三级五同”的标准要求,对市本级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进行再一轮梳理,最大限度简化办事要件、优化受理环节、压缩办理时限,合理精简审批事项与证照证明,切实提升审批服务工作质量与效能。另一方面,以做“加法”为主抓手,在全面梳理优化市本级审批服务事项的基础上,突出强化“一次办和网上办”事项的梳理优化,进一步增加扩大“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事项的数量与范围,形成第二批“四办”事项清单,并强化线上与线下审批服务事项的同步咨询、申报和受理,力促形成行政审批服务线上线下“一盘棋”。


    同时,我市建立了审批事项流程动态管理机制,对相同、相近的环节进行合并,坚决取消非必要审批环节,绘制环节、岗位、办理时限“三位一体”流程图,一般行政审批事项办理环节原则上不超过3个,最大限度压缩办理时限,努力提高“即来即办”事项的比例。除此之外,还将网上办事大厅打造成“淘宝式”的网上政务超市,借助即时通信、远程视频、活体认证等技术,积极推进政务服务向移动终端、自助终端等渠道延伸。


    下一步,我市将全面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优化地区营商环境、完善政务服务大厅功能等各项工作,着力提升政务服务水平,更好解决企业和群众办事难、办事慢、办事繁的问题,不断推动“放管服”改革向纵深发展,为我市打造内蒙古西部以及周边区域的投资贸易首选区奠定坚实的基础。(赵永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