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 乌海市人民政府

首页> 政务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规划信息 > 规划纲要

关于《〈乌海市乌达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期评估报告》编制情况的汇报

发布时间:2024-03-08 08:53:56   作者:乌达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根据乌海市及乌达区政府相关要求,我委积极组织开展评估前期工作,并与第三方内蒙古中实工程招标有限责任公司通过实地走访、座谈及调研等方式稳步推进评估工作,组织召开了中期评估启动会、工作部署对接会,采用定性评估与定量评估相结合的方法,对《纲要》系统梳理把脉。各单位按照责任分工,对20项主要指标,38项重大工程,8个重大平台以及重大战略任务和规划目标等进行了全面诊断。报告编制期间深入研究收集资料、反复修改完善,广泛征集了三轮相关部门意见及区级领导意见,共征集采纳了57条意见,形成《〈乌海市乌达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期评估报告(送审稿)》,现将报告基本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十四五”规划指标完成情况

《纲要》提出经济发展、创新驱动、民生福祉、安全保障四大类20项主要指标,其中预期性指标11项,约束性指标9项。从评估结果看,《纲要》确定的20项主要指标中,有10项指标符合预期进度要求(7项指标提前完成序时进度或规划目标,3项指标符合序时进度),4项指标低于序时进度,6个指标无统计数据(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城镇调查/登记失业率、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地表水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这6项指标因乌达区层面不参与核算和国家未公布指标核算方法等原因,暂不参与本次评估。

截至目前,9项约束性指标中1项已提前完成序时进度,2项符合序时进度,3项低于序时进度,3项指标无统计数据(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地表水达到好于Ⅲ类水体比例)暂不参与本次评估。11项预期性指标中6项已提前完成序时进度,1项符合序时进度,1项低于序时进度,3项指标无统计数据(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城镇调查/登记失业率)暂不参与本次评估。

(一)经济发展重点方面(3个)。地区生产总值增长指标2021年为4.4%、2022年为0.1%,2023年上半年为-4.2%,前两年年均增速2.3%,未达到年均增长“5%”的规划目标。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前完成序时进度,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预计)无统计数据暂不参评。

(二)创新驱动方面(3个)。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增长指标仅2021年就增长19.7%,因缺乏2022年和2023上半年数据,假设这两年不增长,年均增速达7.9%(目标“0.1%”),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指标2022年达到1件(目标“0.4件”),以上两项指标均超过目标值。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无统计数据暂不参评。

(三)民生福祉方面(12个)。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前两年年均增长5.2%,符合稳步增长预期。人均预期寿命(预计)2021年-2023年上半年均超过规划目标值(目标“77岁左右”),平均寿命达84岁。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助理)医师数2021年为2.48人,2022年为2.42人,前两年年均增长达8.7%,超过规划年均增长目标(年均增长目标“3.85%”),但是2023上半年实际指标为2.16人,增长率-10.7%,导致总体完成进度仅为20.9%,低于序时进度。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指标2022年和2023上半年都达到90%以上,前两年年均增长3.5%,超过规划年均增长值(目标“1%”)。每千人口拥有三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前两年半都超过规划目标值“1个”,年均增长73.6%,超过规划年均增长目标值(目标“6.79%”)。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指标2021年为5.2%,完成了自治区下达指标,2022年和2023年统计数据未公布,总体进展预测略低于序时进度。中心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前两年年均增长1.3%,符合序时进度。森林覆盖率2021年至2023年上半年都稳定在2.64%,“十四五”规划目标值“4.4%”为林保数据,若与三调数据“2.65%”相比,符合序时进度。城镇调查/登记失业率、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预计)、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地表水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3个指标无统计数据暂不参评。

(四)安全保障方面(2个)。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前两年年均增长40.0%,超过规划年均增长目标值“2.25%”,每年生产能力均超过“十四五”规划目标值“0.054亿斤”,能源综合生产能力“十四五”前两年半内与2020年数据一致,无增长,略低于序时进度。

二、重大战略任务进展情况

纵观全局,乌达区“十四五”规划《纲要》各项战略任务进展顺利,全面推动了“经济转型取得显著成效、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重大进步、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社会治理效能实现新提升”的发展目标。

(一)巩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成果突出。坚持生态优先,打造黄河西岸生态安全屏障作为乌达区“十四五”期间的重点任务。实施了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12个。乌阿边界防护林、农业园区防护林建设、城区绿化、工业园区道路绿化等工程有序开展。实行矿区环境集中连片整治,实施特别排放限值改造项目6个。煤矸石自燃、采空区煤层自燃治理成效明显。完成三道坎东方砂石厂和兴业砂石厂生态修复工程。五虎山煤矿与黄白茨煤矿正在进行绿色矿山升级改造。大气、土壤、水污染防治工作成效明显。推动能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利用,实施了节能技术改造三年专项行动,以及重点行业淘汰落后和化解过剩产能工作,从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国能100MW集中式光伏项目、润泰0.2MW、黄白茨0.83MW、五虎山0.32MW分布式光伏项目等已完成并网运行。

(二)社会治理能力不断提升,助力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更加牢固。开展“金融风险防控”工作,有效提高金融风险防控能力。依托社会治理智能化平台,稳步推进平台五级联动,深化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强化粮食质量安全监测和政策性粮食质量安全监管,提升了粮食安全检验检测、粮食储备应急管理能力。2021年以来乌达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连续超出规划预期。进一步规划煤炭资源开采,提升煤炭储备规模,强化了能源安全保障。扎实推进安全生产各项工作,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安全态势持续稳定向好,连续5年获得乌海市安全生产考核第一名。“八五”普法深入开展,三级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实现全覆盖,成功命名2023年全区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

(三)坚持规模与结构并重,强力推进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建设。推进煤焦化工和氯碱化工耦合发展,现有项目建成投产后,乌达区BDO、可降解聚酯产能将分别达到98万吨、120万吨,成为全国重要的可降解塑料全产业链生产基地,建成国家级BDO产业技术创新中心。有机硅全配套产业链群逐渐壮大,恒业成有机硅以及卡博特二氧化硅项目等一大批高端精细化工项目建成投产,内蒙古协鑫东立硅材料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年产20万吨颗粒硅及配套30万吨纳米硅的多晶硅产业链项目预计2025年前全部建成投产。海易通银隆新能源产业基地项目投产达效。促进内蒙古永太化学有限公司年产400吨2,3,4-三氟硝基苯等项目以飞地经济形式落户低碳产业园。坚持创新驱动、科技赋能,内蒙古西部煤炭化工技术研发中心建成投用,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13户、自治区企业研发中心5个,新认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户、高新技术企业2户,君正集团获评自治区科技领军企业,兴发科技建成国内首个“五化合一”智慧工厂、入选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揭榜单位。

(四)以生态、高效、特色、精品农畜业为基础,大力推动乌达农畜生产基地建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永久基本农田升级改造基础工作正在积极推进,果蔬基地、智慧农旅综合体、吉奥尼绿色农畜产品基地建成投用,畜禽粪污处理中心、农产品仓储中心正式启用,葡萄产品物联网智慧平台、设施蔬菜“看禾选种”平台上线运行,І类农产品通过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认证,绿农永胜获评国家级农民合作示范社,吉奥尼入选首批“内蒙古味道”,鑫双丰乌海樱桃标准体系获批自治区高质量标准体系。对乌兰淖尔生态景区、沿黄河旅游景区等服务功能进行拓展优化,探索具有乌达特色的文旅融合新路径,以项目建设为载体,不断整合资源,实施了全民健身中心项目、文旅观光步行街项目、漠海山境露营基地项目、吉奥尼酒庄内蒙古绿色农畜产品葡萄产业发展项目,一、三次产业融合的链式联动发展新格局逐步形成。

(五)构建外贸新发展格局,服务国家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建设。充分发挥乌达区“产业高低”和“资源洼地”优势,加大力度实施招商引资行动,2021年以来,乌达区招商引资到位资金项目101个。稳步推进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建设,乌达产业园获批自治区内外贸一体化试点基地,佳瑞米、君正化工、恒业成入选自治区内外贸一体化试点企业。认真落实《乌达区外经贸破零增量工作实施方案》《乌海市建设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实施方案》,精心组织企业参加广交会、投洽会、进博会等各类贸促活动,提升本土品牌影响力。支持企业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市场,助力我市对外贸易“朋友圈”不断扩大。截至2023年上半年,全区外贸进出口总额34.46亿元。

除此以外,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全面发展,科技赋能创新驱动多元化发展扎实推进,国土空间布局以及城市功能方面取得新突破,体制机制改革呈现新优势,人民生活品质和社会事业迈上了新台阶。

三、重点项目实施情况

乌达区“十四五”《纲要》涉及重点项目10类,38项。“十四五”前半程,已完成9项,占重点项目24%;16项进展良好,占重点项目42%;8项进展缓慢,占重点项目21%;5项尚未开展,占重点项目13%。10类重点项目实施中有10个项目进行了同类型同体量替换,替换后的项目实施效果与《纲要》规划预期基本相同。替换的项目占重点项目26.3%,其中1项已完成,7项工程进展良好,2项工程进展缓慢。总体上看,已完成和进展良好的重点项目占比达65.8%,重点项目整体进展良好,符合预期。

四、重大行动进展情况

乌达区“十四五”《纲要》涉及重大行动共57项。“十四五”前半程,6项已完成,占重大行动总数10.5%;48项进展良好,占重大行动总数84.2%;3项进展缓慢,占重大行动总数5.3%。总体来看,重大行动实施情况良好。

五、重大平台进展情况

乌达区“十四五”《纲要》涉及重大平台8个,“十四五”前半程,1个已完成,占重大平台总数12.5%,5个进展良好,占重大平台总数62.5%,2个进展缓慢,占重大平台总数25%。总体来看,重大平台建设情况良好,符合预期。

六、主要指标调整建议

(一)主要指标调整

规划确定的20项主要指标中,建议作出调整指标1个:

森林覆盖率:乌达区2021-2023年上半年森林覆盖率稳定在2.64%左右,自治区及乌海市在“十四五”期间未下达造林任务,乌达区国土空间狭小,可用来造林绿化的区域极少、土地利用条件较差。建议按照第三次国土调查数据结果为基础,将森林覆盖率由4.4%调整为2.65%。

(二)重点项目工程调整

1.建议取消的重点项目(4个)

矿山生态修复治理一体化示范项目:主要原因是受三年疫情及国内外不良因素影响,经济增长低于预期,实施此项目会给全区造成巨大资金压力,项目可行性不足,建议在“十四五”规划重点项目中取消。

生态环境建设项目:主要原因一是乌达区地处自治区西部干旱荒漠区,年降水量不足,决定了人工造林需水量大,水资源短缺直接影响着生态建设项目的发展。二是乌达区国土空间狭小,可利用的土地极其有限。三是经济增长低于预期,此项目实施会带来较大资金压力,地区无力承担,因此项目可行性不足,建议在“十四五”规划重点项目中取消。

乌达区公共卫生服务大楼建设项目:主要原因是原项目实施目的是落实疾控中心、妇计中心和卫生监督三家机构办公场所。目前,妇计中心、卫生监督所(已更名为卫健综合执法大队)与疾控中心办公地点均已落实。原规划项目无需实施,建议在“十四五”规划重点项目中取消。

综合性体育场馆建设项目:主要原因是该项目资金、项目选址落实压力较大。且已为富民社区、颐景佳苑社区、新达佳苑社区、爱民佳苑社区等6个社区匹配安装了健身器材,后续将继续为有需要的社区、街道安装健身器材,让更多群众享受到便民、利民、惠民的体育公共服务,故该项目取消后影响较小。

2.建议替换调整的重点项目(10个)

(1)乌达区公园绿化工程替换为乌达区公园提质改造工程。

(2)乌达区城区绿化工程替换为乌达区绿化工程。

(3)农区人居环境农业生产生活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项目替换为乌达区畜禽粪污处理中心建设项目。

(4)乌达工业园区固废清运工程替换为乌达产业园重大安全风险防控项目。

(5)乌海市乌达区老旧小区基础设施改造工程(三期)替换后项目包括乌达区老旧小区改造工程(2005年前小区)项目、乌达区瑞丽新村南区节能改造项目、乌达区2022年矿区道路修复性养护工程。

(6)乌达区现代教育提升工程(二期、三期)替换为中小学优质均衡发展提升工程。

(7)中小学研学劳基地建设及功能室升级改造提质工程替换为乌海市第十三中学打造全区中小学校外实践基地项目。

(8)乌达区新建永昌小学项目替换为乌达区幸福街小学综合功能楼项目及相关配套附属工程。

(9)乡村旅游示范村项目替换为吉奥尼酒庄内蒙古绿色农畜产品葡萄产业发展项目。

(10)公共文化服务中心项目替换为漠海山境露营基地项目。

3.建议调整至“十五五”的重点项目(1个)

乌达区医养结合项目计划投资3000万元,资金来源主要为争取上级资金和地方自筹,建设年限预计为2026-2030年,建议该项目调整至“十五五”规划期实施。

(三)重大平台建设调整

建议取消融贸通智慧物流仓储云平台、启动乌海数字科技生态岛项目建设打造综合型B2B工业电商平台2个重点平台建设。主要原因是经乌海市乌达区人民政府研判投资协议方目前已不具备履约能力,已解除了投资协议。

七、“十四五”规划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产业转型升级缓慢。“十四五”期间我区正处于“调结构、转方式”的关键阶段,经济的应变性、能动性、自主性、创新性较弱。新的增长点还在挖掘培育中,旧的产能正在加快淘汰,新旧动能转换尚未完成,依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

(二)社会创新动能不足。乌达区研发投入呈逐年提升的态势,但研发投入强度偏低,科技进步贡献率不大,整体创新能力不强,创新主体地位不突出,创新型人才缺乏,科技服务机构较少,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不够完善。

(三)对外开放水平不高。我区在对外开放中对内对外互联互通水平较低,知名度不大,国际化程度不高,对外贸易与投资水平较低,对周边城市的集聚和辐射作用不强等问题。

(四)环境保护任务艰巨。生态建设要求严、人民群众期望高,经济快速增长给资源环境造成巨大压力,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资源约束日趋紧张。

(五)营商环境竞争力弱。我区营商环境存在生产要素供给效率低,投资和贸易便利化程度不高,生产经营成本较高等问题。

(六)民生保障建设滞后。民生领域建设和公共服务存在不少“短板”,公共产品供给与城市地位不够匹配,中心城区与郊区基本公共服务不平衡,推进新旧城区、城乡之间的公共资源优化配置、公平分配任务仍十分艰巨。

八、全面完成“十四五”规划的主要措施

(一)全面贯彻党中央和自治区要求,进一步完善《纲要》实施的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聚焦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两件大事,进一步统筹做好乌达区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推动高质量发展,确保顺利完成《纲要》中的各项目标任务。

(二)集中精力办好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一是以“七治”提标提质为关键抓手,推动生态环境持续提升,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深入开展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提质行动,全面彻底抓好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严厉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推动生态治理由“治标”向“治本”深度转变。更高标准修复矿区生态,提速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及生态治理工程。强化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深入开展深度节水控水行动,实施宜化中水回用工程,建成投用微咸水资源化利用项目和污水处理厂提质工程,推动用水方式由粗放低效向节约集约转变。坚定不移推进矿权整合重组,力争在全市率先完成建安、华银重组升级,推动矿产资源规模化集约化开发利用。二是以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为基础和依托,构筑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推进“五社联动”扩点提质,全面推行“网格化+信息化”社会服务管理体系,优化基层治理平台,加快区域社会治理中心数字化升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争创国家、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巩固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成效,推进重点行业领域风险隐患排查,启动建设消防战勤保障基地,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稳妥有序化解政府存量债务,全力促稳定,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集中攻坚信访积案和重复访案件,切实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推进扫黑除恶常态长效,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深入开展食药安全放心工程,筑牢食药安全防线。三是以打造“两大基地”为主攻方向,建设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依托传统产业基础和消纳应用场景,着力打造新能源、新材料全产业基地,力争到2025年,新材料产业规模实现翻番,培育产值超百亿龙头企业3—5户,努力迈入千亿级产业基地行列。坚持“龙头+配套”招商思路,强化链式招商、精准招商,着力延链补链强链壮链,聚力培育四条产值超百亿产业链群。促进平台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深入实施“上云用数赋智”行动,充分发挥飞狮、西北化学网、海易通等平台叠加倍增效应。持续深化“五个大起底”行动,盘活“僵尸企业”,让资源真正活起来。四是以乡村振兴提档升级为焦点,建设国家重要农畜生产基地。围绕创建乌兰淖尔农旅集聚区,谋划“旅游+农业+生态”产业发展。打好农旅融合“特色牌”。唱好产业发展“协奏曲”,开工建设“菜篮子”保供基地,新建农产品仓储中心、新品种实验双基地,力争用2年时间将全域基本农田建成高标准农田,推动现代农业产业园扩容提档。加快建设美丽乡村示范片区,新修改造泽园新村产业路,深入实施农区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健全常态长效管护机制,让乡村从“面子”美到“里子”。五是以打造“蒙”字标品牌为抓手,全力推动国家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建设。不断提升政策扶持水平。积极为外贸企业申请外经贸专项资金,鼓励企业积极申报国际市场开拓资金,不断激发有出口潜力企业走出国门、开拓国际市场的积极性,有力扩充我区外贸新的增长点。不断扩大对外贸易规模。充分挖掘潜在动力,因企制宜,精准施策,进一步推动进出口企业“破零增量”再上新台阶。不断加强区域互动协作。全力支持企业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市场,助力我市对外贸易“朋友圈”不断扩大。推动建设中蒙俄特色贸易区,打造进口俄蒙肉类、粮食等加工基地。

(三)强化民生保障,助力“模范自治区”建设。优化生活、生产、生态空间布局,促进城区、园区、农区协同共进,着力补短板、强功能、提品质,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增强公共服务均衡性,创造高品质生活。一是精心建设焕新颜。优化空间布局和业态布设,启动实施重点区域内涝治理、雨水泵站工程,加快建设建筑垃圾综合消纳场、清洁能源供热、口袋公园、绿色步道、小微绿地等工程。二是聚焦园区功能提质。深入实施产业园焕新提质工程,打造企业投资落户首选地和高质量发展承载地。三是聚焦提升群众“三感”。围绕“十四五”教育补短板强弱项重点工程建设任务,把教育优质均衡目标巩固好。全面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把医疗服务短板补起来。把基本民生保障兜好底,把基层社会治理做扎实。

(四)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为发力点,切实提高政府效能。紧紧聚焦“五个形象立起来”目标要求,坚决做到“七个摒弃”,强化“七种意识”,扎实开展“优化职能职责、优化工作流程”专项行动,全面推进“规范、精减、提速”,全力解决“三多三少三慢”问题,以实实在在的行动赢得群众点赞。


附件:

《乌海市乌达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期评估报告.docx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