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 乌海市人民政府

首页> 首页 > 党建理论

乌达区:创新对标,推动党建工作精细化

发布时间:2018-09-10 09:08:52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乌达区以问题为导向、管理为目标,创新基层党组织对标“找差距、寻突破、促发展”活动,将党建引领发展方式导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轨道,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政策链、信息链、人才链“五链”深度融合,构建以党建创新为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

突出目标管理。坚持将解决问题作为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优化各类党建要素配置,改进党建工作方式,提升党建实效。坚持“两个先行”。一是选树标杆先行。各级党组织围绕“访民情、听民声、解民忧、聚民心”活动,在全国、自治区及系统内寻找具有成功经验与做法的先进单位,选优对标组织。二是自查自纠先行。各级党组织围绕对标重点查找自身存在的差距和薄弱环节,建立对标指标体系,对标先进单位明确改进目标和方向。推行“对标三问”一问差距在哪里。各级党组织围绕“三大攻坚战”、优化环境、产业转型、城乡融合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方面查找自身与标杆的差距,存在的不足和亟需改进之处。二问根源在哪里。全面梳理对标中反映出的实际问题,通过开展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等形式,深入剖析问题产生的根源。三问路径在哪里。研究化解问题的工作思路,研究消除差距、解决问题的具体举措,量身制定对标方案,确定可行性。

突出过程管理。以提升组织整体效益为突破点强化党建各类要素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建立动态、系统的跟进措施,提高党建工作科学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强化“四项举措”。一是各级党组织实地考察标杆对象,寻找对标指标的差距,制定学、追、赶、超路线图和时间表,推行“计划、实施、自查、改进”的闭环管理,实现目标过程动态跟进。二是各级党组织紧扣对标的核心目标,引进标杆对象的先进工作方式,创新自身快速发展的新方法,细化跟踪、分析、调整管理措施,持续提升各项工作水平。三是各级党组织自评活动成效,对改进措施、方案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进行分析,撰写对标报告,制定阶段整改方案,不断提升标杆水平。四是各级党组织确定1-2个课题,将创新工作带动重点指标提升相结合,全面分析对标活动带来的思想、作风、理念、体制、机制、工作等方面的变化,形成党建强起来、业务精起来、党员干部干起来的整体效应。

突出效果管理。各级党组织寻标、建标、对标、达标,找准存在的差距,与地区经济发展、贫攻坚、民族团结等六个方面工作任务相结合,与全市“五区打造”相结合,全面查找与先进标杆的差距和目标,不断优化各项工作指标力争1年的时间全面提升设定的指标水平。

聚焦“六项重点”。一是在“三大攻坚战”方面,打好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对标化解存量债务、债权置换、资产重组、资源盘活和购买公共服务等,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对标产业扶贫、金融扶贫、教育扶贫、就业创业扶贫、健康救助扶贫、社保兜底扶贫等帮扶措施,努力夺取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着眼于打造“生态环保攻坚区”,对标大气污染治理、水污染、土壤污染、工业污染源达标、企业超低排放、乌海湖清淤和库区扬尘治理;聚焦循环经济、工业固废回收、新型建筑材料等重点领域,推动共享经济发展。

二是在优化地区发展环境方面,以打造“投资贸易首选区”为突破口,对标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打造服务环境最好、办事效率最高、营商环境最优的政务环境,形成优化环境的“亲和效应”。以企业家联合会为龙头,对标提升区域产业发展知名度与引智、引技相结合,把干部服务企业的行为固化为组织发展市场的机制,逐步建立互助互促的投资环境,形成优化环境的“洼地效应”。以推进乌海及周边地区一体化协同发展,对标公司企业跨区域合作模式、基础设施、旅游开发等多领域深化协作,推进招商引资干部队伍专业化建设,构建宽视野、广角度、深层次的开放合作发展新格局,形成优化环境的“倍增效应”。

三是在产业转型方面,以建设区域创新型城市为统领,着力打造“转型发展示范区”,推动传统产业提质升级,对标支持支柱企业技术升级、机器换工及自动化改造,构建产业集群,鼓励骨干企业培育品牌、孵化上市,助力企业快速发展,增强市场竞争力。推动精细化工产业规模发展,瞄准京津冀、江浙鲁等地区产业转移,盯牢延链、补链、强链项目,对标引进农药、医药等产业链终端、价值链高端项目,发展壮大精细化工产业规模。对标推进“僵尸”企业、医药产业园区域土地收储等工作,拓展优势接续产业发展空间。

四是在城乡融合发展方面,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着力打造“城乡融合先行区”,提升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加速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公共服务管理一体化、城乡产业发展一体化,对标特色小镇、乡村旅游度假、精品农业等项目。进一步巩固自治区文明城区创建成果,深入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对标社会力量参与网格化、精细化、智能化城市管理,建立政府统筹实施、社区共建共治、群众广泛参与的联动机制,创造整洁舒适便捷的城市环境,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五是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坚守民生底线,以打造“优教优医普惠区”为突破口,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对标教育提质、品牌学校示范等先进典型,推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推进教育事业均衡发展。优化医疗服务环境,促进优质医疗资源纵向流动,对标分级诊疗、医养结合、公立医院运行管理等新机制。深入实施文体惠民工程,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把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做实做活。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对标扶老、助残、救孤、优抚、民间资本养老等工作,有效保障困难群体基本生活。推动创业带动就业,对标校企合作办学、定向委培等职业技能培训,持续优化人才引进培养方式,打造人才高地。

六是在基层党建方面,大力实施“北疆先锋”工程推进各领域党建“目标双创”。农区实施“富民党建”,推行“党建+”模式,选好配强带头人,发挥党支部在精准扶贫中的作用,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造特色小镇,实现增收致富与党建工作“双丰收”。街道社区实施“暖心党建”,打破机关、街道社区、非公相对独立运转模式,发挥街道党工委在“联合党委”中的轴心作用,协同推进“支部+N”、在职党员进社区、党员志愿服务等活动,实现服务能力和党建要素“双加强”。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实施“连心党建”,推广园区党建“223”工作法,深化“1+3+N”工作模式,用好用活“三有三无”党建载体,将党建工作真正融入企业发展之中,实现党建工作与服务企业“双发展”。机关实施“活力党建”,坚持“融合式党建+”工作理念,深化“双建双创”、“好支部”、“好书记”、“示范群体”活动,积极开展“红旗党支部”创建活动,着力在精简办事流程、提高办事效率、提升服务质量上最大限度的发挥职能作用,实现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双融合”。国有企业实施“聚力党建”,认真落实国企党建30条要求,实现党的领导和完善公司管理“双统一”。教育系统实施“树人党建”,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载体,实现师德师风“双满意”。卫生计生行业实施“仁爱党建”,创建“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群众满意”的“三好一满意”医疗服务机构,实现党建工作与医疗服务“双提升”。

乌达区以问题为导向、管理为目标,创新基层党组织对标“找差距、寻突破、促发展”活动,将党建引领发展方式导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轨道,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政策链、信息链、人才链“五链”深度融合,构建以党建创新为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

突出目标管理。坚持将解决问题作为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优化各类党建要素配置,改进党建工作方式,提升党建实效。坚持“两个先行”。一是选树标杆先行。各级党组织围绕“访民情、听民声、解民忧、聚民心”活动,在全国、自治区及系统内寻找具有成功经验与做法的先进单位,选优对标组织。二是自查自纠先行。各级党组织围绕对标重点查找自身存在的差距和薄弱环节,建立对标指标体系,对标先进单位明确改进目标和方向。推行“对标三问”一问差距在哪里。各级党组织围绕“三大攻坚战”、优化环境、产业转型、城乡融合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方面查找自身与标杆的差距,存在的不足和亟需改进之处。二问根源在哪里。全面梳理对标中反映出的实际问题,通过开展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等形式,深入剖析问题产生的根源。三问路径在哪里。研究化解问题的工作思路,研究消除差距、解决问题的具体举措,量身制定对标方案,确定可行性。

突出过程管理。以提升组织整体效益为突破点强化党建各类要素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建立动态、系统的跟进措施,提高党建工作科学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强化“四项举措”。一是各级党组织实地考察标杆对象,寻找对标指标的差距,制定学、追、赶、超路线图和时间表,推行“计划、实施、自查、改进”的闭环管理,实现目标过程动态跟进。二是各级党组织紧扣对标的核心目标,引进标杆对象的先进工作方式,创新自身快速发展的新方法,细化跟踪、分析、调整管理措施,持续提升各项工作水平。三是各级党组织自评活动成效,对改进措施、方案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进行分析,撰写对标报告,制定阶段整改方案,不断提升标杆水平。四是各级党组织确定1-2个课题,将创新工作带动重点指标提升相结合,全面分析对标活动带来的思想、作风、理念、体制、机制、工作等方面的变化,形成党建强起来、业务精起来、党员干部干起来的整体效应。

突出效果管理。各级党组织寻标、建标、对标、达标,找准存在的差距,与地区经济发展、贫攻坚、民族团结等六个方面工作任务相结合,与全市“五区打造”相结合,全面查找与先进标杆的差距和目标,不断优化各项工作指标力争1年的时间全面提升设定的指标水平。

聚焦“六项重点”。一是在“三大攻坚战”方面,打好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对标化解存量债务、债权置换、资产重组、资源盘活和购买公共服务等,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对标产业扶贫、金融扶贫、教育扶贫、就业创业扶贫、健康救助扶贫、社保兜底扶贫等帮扶措施,努力夺取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着眼于打造“生态环保攻坚区”,对标大气污染治理、水污染、土壤污染、工业污染源达标、企业超低排放、乌海湖清淤和库区扬尘治理;聚焦循环经济、工业固废回收、新型建筑材料等重点领域,推动共享经济发展。

二是在优化地区发展环境方面,以打造“投资贸易首选区”为突破口,对标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打造服务环境最好、办事效率最高、营商环境最优的政务环境,形成优化环境的“亲和效应”。以企业家联合会为龙头,对标提升区域产业发展知名度与引智、引技相结合,把干部服务企业的行为固化为组织发展市场的机制,逐步建立互助互促的投资环境,形成优化环境的“洼地效应”。以推进乌海及周边地区一体化协同发展,对标公司企业跨区域合作模式、基础设施、旅游开发等多领域深化协作,推进招商引资干部队伍专业化建设,构建宽视野、广角度、深层次的开放合作发展新格局,形成优化环境的“倍增效应”。

三是在产业转型方面,以建设区域创新型城市为统领,着力打造“转型发展示范区”,推动传统产业提质升级,对标支持支柱企业技术升级、机器换工及自动化改造,构建产业集群,鼓励骨干企业培育品牌、孵化上市,助力企业快速发展,增强市场竞争力。推动精细化工产业规模发展,瞄准京津冀、江浙鲁等地区产业转移,盯牢延链、补链、强链项目,对标引进农药、医药等产业链终端、价值链高端项目,发展壮大精细化工产业规模。对标推进“僵尸”企业、医药产业园区域土地收储等工作,拓展优势接续产业发展空间。

四是在城乡融合发展方面,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着力打造“城乡融合先行区”,提升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加速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公共服务管理一体化、城乡产业发展一体化,对标特色小镇、乡村旅游度假、精品农业等项目。进一步巩固自治区文明城区创建成果,深入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对标社会力量参与网格化、精细化、智能化城市管理,建立政府统筹实施、社区共建共治、群众广泛参与的联动机制,创造整洁舒适便捷的城市环境,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五是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坚守民生底线,以打造“优教优医普惠区”为突破口,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对标教育提质、品牌学校示范等先进典型,推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推进教育事业均衡发展。优化医疗服务环境,促进优质医疗资源纵向流动,对标分级诊疗、医养结合、公立医院运行管理等新机制。深入实施文体惠民工程,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把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做实做活。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对标扶老、助残、救孤、优抚、民间资本养老等工作,有效保障困难群体基本生活。推动创业带动就业,对标校企合作办学、定向委培等职业技能培训,持续优化人才引进培养方式,打造人才高地。

六是在基层党建方面,大力实施“北疆先锋”工程推进各领域党建“目标双创”。农区实施“富民党建”,推行“党建+”模式,选好配强带头人,发挥党支部在精准扶贫中的作用,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造特色小镇,实现增收致富与党建工作“双丰收”。街道社区实施“暖心党建”,打破机关、街道社区、非公相对独立运转模式,发挥街道党工委在“联合党委”中的轴心作用,协同推进“支部+N”、在职党员进社区、党员志愿服务等活动,实现服务能力和党建要素“双加强”。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实施“连心党建”,推广园区党建“223”工作法,深化“1+3+N”工作模式,用好用活“三有三无”党建载体,将党建工作真正融入企业发展之中,实现党建工作与服务企业“双发展”。机关实施“活力党建”,坚持“融合式党建+”工作理念,深化“双建双创”、“好支部”、“好书记”、“示范群体”活动,积极开展“红旗党支部”创建活动,着力在精简办事流程、提高办事效率、提升服务质量上最大限度的发挥职能作用,实现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双融合”。国有企业实施“聚力党建”,认真落实国企党建30条要求,实现党的领导和完善公司管理“双统一”。教育系统实施“树人党建”,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载体,实现师德师风“双满意”。卫生计生行业实施“仁爱党建”,创建“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群众满意”的“三好一满意”医疗服务机构,实现党建工作与医疗服务“双提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