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走进景泰小区,道路平整、环境优美,既有服务老人的“乐邻学堂”,也有属于孩子的活动乐园,居民们纷纷感叹生活“比蜜还甜”。这些变化,源于幸福社区党委班子始终坚守为民服务的初心,将“为民办实事”扛在肩上、落在实处。从改善人居环境到丰富文化生活,他们用一桩桩务实举措,勾勒出幸福生活的新图景。
一、精准把脉,破解“一老一小”急难愁盼
精准把脉是为民服务的第一步。面对景泰小区占比高达39.5%的“一老一小”群体,幸福社区急需解决这类家庭对精神文化与子女教育的双重需求。尽管2021年已完成硬件改造,但“活动空间不足、共治力量薄弱”等软性问题依旧突出,改造成果难以巩固,群众诉求仍未解决。

二、靶向破题,创办“乐邻学堂”提质增效
面对痛点,幸福社区着力破解治理难题。以景泰小区为试点打造“品质学区”,将“乐邻学堂”作为服务“一老一小”的核心载体,通过盘活闲置用房、积极争取政策与资金,成功把“老年大学”办到居民家门口。
这所“家门口的大学”采用“室内+室外”双课堂模式,挖掘百余名退休教师、文艺骨干等社区能人共同参与,并引入书法、戏曲、乐器等课程。如今,学堂的墙上展示着居民的彩绘、书法、国画作品,日常管理也由居民主导。与此同时,依托“老年大学”开设的课堂,在暑期精准推出手工、无人机等亲子活动20余场,既丰富了孩子的假期生活,也减轻了家长负担。这个温馨的“小家”,已然成为居民最爱来的业余生活主阵地。

三、合力共治,推动社区治理焕发活力
为破解“社区干、群众看”的困境,幸福社区推行精网微格,构建“党委—党支部—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组织体系。在景泰小区推选的9名楼栋长中,过半来自“乐邻学堂”居民骨干。他们凭借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化身政策宣传员和矛盾调解员,高效收集并推动诉求解决,逐步赢得了居民的广泛信任。
景泰小区1300平方米广场的蜕变,是社区共治共享的生动缩影。社区牵头物业、驻区单位共同参与,并邀请居民担任改造监督员、验收员,将昔日黄土裸露的杂乱场地,变为“萌娃成长营”主阵地。这里不仅开展亲子活动,还设立“流动办公”,现场回应居民诉求,已累计解决问题35余件。
短短数月,小区12345热线月均投诉量从30余件降至接近清零。居民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超600人次在活动中实现从“陌邻”到“睦邻”的转变,“居民教、居民学、居民治”的治理新生态逐步形成。

“为民办实事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幸福社区党委用行动证明,办实事关键在于摸清需求、精准破题。未来,他们将继续倾听民声,把实事办到居民心坎上,全力建设一个更有温度、更有人情味的幸福家园。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政务微信
移动门户
顶部